Saturday, December 30, 2006

終於悲哀的外國語


圖片來源:金石堂網路書店

前兩天剛好把這本「終於悲哀的外國語」讀完,是一本非常輕鬆的短篇。不過,礙於這兩天為了私人的事情疲於奔命,也就先放著了。這樣也好,書這種東西,需要一些沉澱的時刻,或許是比較恰當的。

事實上,我可能是在我所認識的人裡面,唯一沒有護照這東西的人。更無法想像,在國外生活是什麼樣的情況。不過,我對搬家這件事非常擅長是真的。雖然住過台南、台中、新竹、桃園、台北這些地方,也認識了不少來自不同地域的人,也有外國人。但終究跟生活在國外是完全不同的情況。而且,我所遇見的外國人多半也都傾向於某個程度上較為保守,也較傳統的那一類。即使感受到文化有些不同,卻有些部份是類似的。

也可能是我個人對於許多事物的接受性比較高,所以許多事情,總是懷抱著比較開放的態度。所以,在村上春樹形容在美國生活的情況時,多少感覺到有點可怕,卻又想笑出來的氣氛。例如,被問及太太是做什麼的?這種問題,必須費許多功夫才慢慢知道,並且回答出對方比較能接受的答案。這方面,真的令人感到,美國人對於女性所身處的處境及地位、權力等等這些事物非常固執地在意著。

另一篇令我深有同感的便是剪頭髮的事了。這也是我每次搬家最頭痛的事。一樣有些自然捲的我,要說髮型,其實也真的沒有什麼稱得上髮型的地方。關於profile裡的照片是2年前的照片,在那之後,我便一直蓄著短髮。因為價格不便宜,所以也不能說想試,就能到處去試試看哪個人會剪。所以,上個月,索性就著單面鏡,自己剪短髮。效果並不差。至少,還不至於讓我一個禮拜出不了門的程度。

在許多層面上,應該是指比較淺層的部份,這和我常常搬家所經歷的部份有許多雷同之處。像是在不同的地方,需要用不同的溝通方式,或是,需要有不同的裝扮和應對,這對我而言多少帶著困擾。不過,最好抱持的態度,還是先不要排斥比較好。先觀察一陣子,再決定該怎麼樣去選擇一個折衷的方式生活。但,即使是這樣想,困難的地方還是不少。

前一陣子,我發現我比較常用一些不正確的英文和外國朋友溝通,而他也試著用比較多的中文和我交談。這和以前是相反的。以前,他常常用極為完整的英文說話,我還是只能用中文表達,遇到問題時,要確認幾次才能明白對方的意思。

然而,目前這樣是不是就變得比較容易了呢?也不盡然。語言這種東西,它所能表現出來的部份實在是太過有限。時間一長,反而容易陷入沉默當中。另一個問題是,即使他們能看中文,但還是對於英語系的讀物偏好強烈。反觀於像我這樣,其實吃力,也無所謂,拿起來看看再說吧。這種情況截然不同。電影也是一樣的情況。對於生活在台灣的外國人,其實還是有他們幸福的一面。雖然,他們還是會說,我們並不懂他們的處境。

村上春樹在其中提過,他一直過著「我是我,別人是別人」的生活態度。這點切中了某些個人性的重點。過去的30年來,我也常常用這種態度在生活。所謂的「常常」表示,態度上可能還是一樣,但表現法可能會隨著某些環境而產生不同的變化。不過,終究,別人是別人,我還是我。被人說成是任性,不識人情世故的情況,也常常發生。可是,一解釋起來,就沒完沒了的感覺,格外無力。特別是,對方需要並不是認真地回應時,產生的挫折感會加倍沉重。有時候,不僅是外國語,即使是自己的語言,也有產生悲哀感的時候啊。

whos.amung.us

  © Blogger Template by Emporium Digital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