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9, 2007

只是一個過程


這已經是前一陣子拍的了。目前,繭已經又脫掉了一層,看起來更為平滑,沒那麼明顯地脫皮現象。痛?其實過程中,倒沒特別感覺到什麼痛感。要說愉快,倒真有一些。

前幾天看到有位小姐,努力在網路上貼出徵家教的廣告,全都是一些關於樂器上的家教廣告。其中有一項是吉他。我不知道,她能能忍受這種過程?

有一般普通經驗的人就知道,這張照片所顯示出來的,表示的是一種非常初級的狀態。到了真正已經稱得上會彈奏的人,手上是看不出來繭的。因為,它早已經成為手指上的一部份。像我這樣中斷又重新練習數次的人,並不覺得辛苦。吉他是我的,要不要練是自己決定的,怎麼學也未必有一定的規則。

1998年第一次接觸吉他的我,一直不覺得這是什麼天啟之類的東西,因為我父親本身就是一個高手。因為他幾乎是自學,而且學的是古典,看的是豆芽菜,不是什麼簡譜或是六線譜。但由於常常搬家,所以吉他先被丟掉,最後,連他心愛的吉他譜也不見了。這點他直到多年後的現在仍然非常介意著。雖然,我記不得有多少年他沒有碰過吉他了。

父親一直是我很崇拜的對象。他許多事情都是自學而來,而且,都稱得上厲害的程度,幾乎是外公的另一個翻版。當然,他很帥。不知道,這是不是我娘嫁給他的原因?總之,大我40歲左右的父母,都是令我感到驕傲的人。即使他們目前住在鄉下,不說的話,根本沒人知道他們很厲害。有時候,我真的很懷疑父親是不是根本就是天才!而母親是奇才!他們對我而言,有點像是活生生的神話。

說起來,從我學吉他,到目前已經3年左右沒碰吉他。時間很短。我的吉他老師不再說「你這樣是學不好的」這類的話,但換了一句話:「你,不是不會,不是不能,就是懶!」他是那種苦練出來的人,狂熱時候,就像一般喜歡吉他的人一樣,一天練個8個小時,是家常便飯。我則是那種,一開始連自己的吉他也沒有(真的沒錢買),下課之後,到他那裡練到半夜就回家的人。後來,他送給我一把民謠吉他,也是我唯一擁有過的一把吉他。不過,後來這把重要的吉他不在我身邊了。

而他的朋友不知道為什麼,老愛跟我賭氣。先是賭我練不來4和弦,再來又賭我練不會封閉......雖然後來都各個擊破,說實話,面對這種老是先入為主地認為「女孩子學不會吉他」的男性而言,真的蠻厭煩的。

以目前我所見到的情況而言,會背著吉他的女生數目,比以往多許多。然而多數看起來好像都是因為參與某些吉他社團,所以背著吉他的感覺。不知道其他的前輩們會怎麼理解,但是我個人還是認為,如果不是抱持著自願學習的態度,終究還是會一場空。如果抱著只是想在女孩子面前顯露出很厲害的樣子的人,也會是一場空。

回過頭來談學吉他的幼幼班。的確,女孩子在接觸吉他(以民謠吉他為主),是有一些困難的。記得第一次,我的老師就說,曾經有女孩子想學吉他,但是因為不想剪掉她美麗的指甲 所以抱怨。我的老師只說:「那就留著妳的指甲去彈啊。如果能彈得出來,算妳厲害。」而且,我的第一堂課先被檢查的是手的大小,還有被問到為什麼要學吉他?另外,他警告我,手指頭會長繭、脫皮、再長繭,會變得很醜,而且非常痛。

第一天,我從放學後,到他那裡用他的吉他練到半夜。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只是坐在那裡,一邊不太專心地聽他跟我聊天,一邊只是練著那4和弦,在冬天。確實蠻痛,但也蠻痛快。他也沒早早趕我回家,等我發現時間很晚時,才不好意思地回家。大概也是因為這樣,他沒有拒絕讓我繼續練吉他。

後來,由於原本的吉他離家出走,曾經想過買一把屬於自己的吉他吧。練琴有時候,就是一種痛快,似乎也有一種擁抱的親密感。那一陣子選吉他的時候,只會去試最簡單的那幾個和弦,用最簡單的指法。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始終想找的是一種聲音,並不是華麗,只要能在最簡單的情況下發出我所喜歡的聲音,那就是我想要的。後來,由於種種因素,打消了再買一把吉他的念頭。

練吉他苦不苦?可以說苦,也可以說不苦。指尖會痛到不行,腫起來,封閉會練到手指沒力,還在努力按,只為了讓每一個音樂起來乾淨。手指不但不能留長指甲,而且,痛完脫皮,然後長繭,然後又脫皮,又長繭......直到繭成為手的一部份。冬天,手指已經凍像像十根冰棒,練不練?練!照練。痛不痛?更痛。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這樣過來的。

當然,我遇到的老師算是稍微但又不算特別有耐心的人,他會說「練得起4和弦,可以打敗女生總數的1/2了。」,或是「封閉練得起來,又把另外的1/2,打敗了一半,所以你現在屬於那1/4的女生之一。」其實,聽聽就算了。我練我的,他說他的。我甚至用四個手指彈三指法,偏偏就是練不會用三根手指彈。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只要有人盯著我看,我就會出包。所以,如果有人會看,我就閉著眼睛。

不但要練,還要聽。要聽,還要聽正版。正版很貴,還是要想辦法搞一片來copy。要注意聲音,什麼叫「屬於你自己的聲音」?其實,還真是沒完沒了。


這正是我目前的吉他,Michel。為吉他命名聽起來,似乎有點奇怪。不過,我也不是唯一為自己的吉他命名的人。另一個就是Denis先生。並不清楚Denis先生為何為他的吉他命名?我只是覺得它是活的,雖然送給我這把吉他的朋友說,這只是一把便宜的吉他,但是它和我想像中期待的模樣實在太過接近,聲音也不差。每天每天練習一點點,每天每天愉快一點點,每天每天上手一點點。這和我當初近9年前學的時候,所持的理由沒變,單純只是因為吉他讓人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就像我總喜歡夜裡的雨聲一樣,不需要特別說明,也沒有特別的理由。吉他對我而言,並是用來炫耀的東西,它不需要什麼名牌不可。

Lester Young還不是用看起來破破爛爛般的Saxphone吹奏出了美妙的音樂嗎?音樂是活的,樂器也是一樣的吧。

Friday, April 27, 2007

::2007 台客搖滾嘉年華::


圖片來源:::2007台客搖滾喜年華::

去年因為許多因素沒去參加,至於今年,未定。一年裡面,通常能確定,絕對死硬會空下來的時間,可能只有Christmas。通常能抓到空檔,臨時決定要做些什麼小事還有可能,其他時間,都留給該做的事了。當然,這跟今年的「台客搖滾」沒啥直接關聯,只是沒去總是有點遺憾。

相信許多人應該已經在7-11看到相關的海報與消息,只是,對我們這群人通常只能看看,然後看能不能臨時起意了。

台中絕對是一個非常適合辦屬於台客活動的地方!雖然,台中連個像樣的場地也沒有。離家10幾年,除了房子變多,重劃區的房子更多,美感更差,交通很亂,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改變。這麼說,有沒有很酸?但是,台中腔這種東西,卻大概是全台灣最有名的腔調之一了吧。

不管我到哪裡,通常都會被誤以為是當地人。記得不只一回,老台北的朋友問我:你為什麼沒有台中腔?感覺這好像是某種罪惡。台中人,沒有台中腔,就像沒人能想像舒淇說話沒有台中腔,即使她在香港都住了不知道多少年了。終究我是一個由於許多緣故而沒有台中腔的人。

終於在某一天,有一個人當著我的面說:你可不可以用正常的腔調說話?大概花了6年的時間,慢慢變成目前帶有台灣國語的腔調,但仍舊不是台中腔......只是,做人很難,當我開始有台灣國語的時候,又有人說:你最近講話真的很怪!或許,我連台灣國語都說得比外國人還怪吧。

記得去年的台客搖滾已經提過,如果台上是伍佰,是陳昇,就不會有人覺得「台」是一種不入流,而是潮流。明明先前沒多久才有人說「台妹」、「台客」是很俗的。反正,一旦有大角色介入之後,很多人也不敢有什麼意見,這就是現實。

即使在台北,要看到我穿著藍白拖到商店買東西是很常見的。我一直搞不清楚我的鄰居,為了去個巷口便利店,還要換上皮製拖鞋的原因。只是,我也不太管別人的堅持。但是卻常常被念:你真的一直都這麼穿著出門嗎?我真的不知道,一雙藍白拖是礙著誰了?事實上,有時候在某些地方散步的時候,我還打赤腳呢。

不過,台不台跟愛不愛台灣又是兩回事。只是,回歸到音樂層面時,我們才會知道,自己失去多少?擁有多少?還有,不知道多少?

記得某位台中的小黃先生,總會在他的車上放著他從部落或是不知道哪裡錄來的音樂。他是一位原住民,擁有一位不同族的原住民太太。那一次,他車上放著原住民的音樂,車上還載著剛放學的小孩,我突然問他:請問你的孩子學的是您的母語,還是太太的?這位原住民生先告訴我,他的小孩目前還是只會說北京話。兩種部落語言,加上北京話,以後還要學英文,對小孩來說,有點辛苦。據說,孩子聽得懂一點點,但,總是學不起來。然而他還是喜歡部落的音樂,車上總是放著這樣的音樂。

真的,那是一種說不上來的氣氛。他的孩子,大概是個5、6歲左右的小男孩,不時轉頭來看我,甚至把他的糖分給了我,眼睛溜溜地,非常可愛,活潑而不吵鬧,好像已經非常習慣父親帶著他工作。我聽孩子的父親問他:你覺得好聽嗎?他會露出開心的表情說:好聽!

我不知道,當這個孩子再大一點之後,對不會對父母親擁有部落腔調而感到難為情?會不會被同學嘲笑他的腔調也帶有部落的口音?這個世界是有點蠻橫的,甚至愈來愈蠻橫。我只能對孩子的父親說,我只是比較幸運,我的母語原本就是河洛話,而我剛好家在鄉下。真的,我是比較幸運的。

至於,台不台?已經過於抽象而複雜了......

Monday, April 23, 2007

不去會死!

旅行時間 連續7年5個月未歸國(1995.7.15~2002.12.30)
訪問國家數 87國
行進距離 94,494㎞
爆胎次數 184次
載運行李 40公斤
旅費 約5300美金(後來被持槍強盜搶劫,只剩200)
墜入愛河次數 ?次


圖片來源:金石堂網路書店


Citta推薦我這本書的時候,我手邊其實還有另一本「越界20000哩」。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把「越界20000哩」看完,倒是把「不去會死」讀完了。不僅如此,讀完「不去會死」之後,再回頭去讀「越界20000哩」,說實話,真是一種折磨。

book這個label一直維持在很低的blogging數量,是有原因的。首先,我原本就是一個看書比較慢的人,習慣逐字逐句地讀,這樣讀法在看一般的書時,還是沒辦法改變習慣,以致於每讀一本書,總是比一般人花費更多時間。另外一個習慣就是,讀完的書會先丟在一邊,然後繼續讀下一本,等到認為可以消化點什麼出來的時候,好像才有辦法更明白地說明。最後,由於曾經有人要求我開書單這件事,令我覺得有點反感,造成個人的孤僻性格反而更加明顯吧。

前一陣子,有個朋友告訴我,他的朋友在讀過這本書之後,決定跟石田裕輔先生一樣單騎走天涯!朋友說:我真的不知道他身邊的人是怎麼看他的?聽到的當下,冒出兩個想法:
1、你又是怎麼想呢?
2、他應該聽不到,也看不到別人怎麼想這件事吧。

1969年出生的石田裕輔先生,如果今年已經過了生日的話,就是滿38歲的年紀。2002年年底回到日本,我們大約算成是4、5年前回到日本。換言之,他在25歲左右,辭去不錯的工作,把所有的錢拿去環遊世界。說是「所有的錢」,其實也不是什麼很大一筆的數字。但是,原本計劃3、4年的環遊計劃,不知不覺卻變成了7年多,是原本計劃的2倍長時間。回到日本,成為一個超過30歲,事業履歷上除了能寫出原本離職的食品公司之外,有7年多的空白。

不知道同為1969年的人,也正是目前所謂的中堅份子們,會做何感想?一般而言,這些人多半努力不斷地在這些年裡面累積所謂的「專長」,為「事業」而用力活著。雖然,我不見得有這種不去會死的冒險精神,但卻認為,如果覺得這麼做是笨蛋的人,就真的是完全的笨蛋了。

我一直很堅持,不希望自己成為這個「一神教般社會」中的一個小螺絲釘。物理學家費曼(R. Feynman)說過:你的期待,並不等於我的失敗!我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並不一定要符合這個社會的一般性、常態性的要求。我是我,別人是別人。石田先生也是一樣,他有權利決定只有一次的人生是什麼模樣。

這本書第一個深深吸引我的地方是,石田先生這麼寫著:

要選擇安穩的一生,還是刺激的一生呢?我想,就以「無怨無悔」的基準來決定吧。

一旦辭掉工作,雖然有失去飯碗的顧慮,日後還可能非常後悔,不過總是活得下去。相對來說,要是放棄夢想,即使建立了幸福美滿的家庭,大概也會後悔一生吧?

兩相權衡,後者的悔恨沉重了些。
看到這段實在忍俊不住地笑了出來。原來,與其一邊過著上班族的生活,一邊找一個能夠共同生活的女子結婚,然後生1、2個小孩這種生活,好像真的不如叫他去死一樣。想到這裡,不得不讓人開始喜歡起這個傢伙。

7年多的時間要用一本200多頁的書寫完,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是石田先生的寫法讓人感受到,他是真的想把這7年多的感動,不管你認不認為那是世界第一?都用著一種很誠懇而愉快,又帶著些許緊張和趣味的方式,傳達給其他人知道。

我沒想過環遊世界,不過,石田裕輔先生所散發出來的親切感,相當令人印象深刻啊。不管有沒有環遊世界的夢想的人,讀讀看,一般應該都不會覺得太失望吧。

Sunday, April 22, 2007

轉載: Blogger 3 Columns Template 三欄式範本 BlackCat 2.0 FinalTune

It's Time to be FinalTune.
很高興,在經歷一段時間測試與修改之後, Blogger 三欄式樣版( 3 Columns Template ) ,也有人稱三欄式範本 ,最新版本終於修改完成了。改的我好累,廢話不多說,直接來看:

Code Name : BlackCat 2.0 FinalTune 極致版
首先,欄寬擴增到 920px ,這意味著如果使用這個版本的 Template 的目標讀者螢幕解析度一定得要有 1024x768 以上,但是這個寬度比例是我覺得比較好的比例。

上個版本上中所加入「自動隱藏/浮動顯示」上方 NavBar Blogger 導覽列的功能是這個版本的一大特色之一,雖然只有標準的瀏覽器 Firefox 可以有浮動功能,但是在其他瀏覽器中,這個導覽列將會是隱形的。

首頁標題( header )與網站說明置中,讓整個版面看起比較漂亮,也平衡一點。

當你的文章有輸入連結網址的時候,將會在文章底下出現「消息來源」連結,連往你所輸入的網址,當然,如果你的文章沒有輸入連結網址時,這段文字不會出現。

我稍微更動了一些 CSS 設定,當你把 Page Elements (網頁元素) 拖放到中間主體的時候,標題欄位已經會跟隨正確的 CSS 設定,並且與邊欄標題進行連動,這意思是說你在後台修改邊欄標題顏色時,中間的網頁元素標題色也都會跟著變動。

當你進入文章之後,在文章標題上方將會出現位置導覽列,取用的是這篇文章最後一個 Label,讓使用者清楚知道現在自己在什麼位置。

底部的欄位我也修改了相關的寬度,以及標題色與背景色,並且可以在後台中「字型與顏色」(Font & Color)中立即使用標題欄位的方式進行編輯。(恩?只有這樣嗎?)

後台中拖曳版面的地方也一樣不會爆開,讓你能夠完整的在後台中進行設定,並且預覽整個版面的排版形式。喔!標題欄位現在也可以放進 Page Elements ,喜歡放 Flickr 的人一定要試試看,當然你要放大 BANNER 廣告也行,請隨意。

好像說得差不多了。

喔! Three More Things...

這個版本終於加入許多人喜歡卻不知道該如何製作、我卻在 N 年前就開始使用的「條列式功能」,當讀者進入 ARCHIVE 封存頁面與特定 LABEL 標籤頁時,文章將會變成條列式列表,按下標題旁邊 [+/-]則可以展開文章。
這個版本也加入了遵照 Blogger.com 祖傳秘方所設計的 Read More 繼續閱讀全文章功能,你不用再去修改 Template ,你只要在輸入文章的時候注意一下使用方法即可。
另外一個是:

Font & Color 字型與顏色的頁面中所有的設定選項都已經從英文幫你改成繁體中文的標題內容了,除此之外,還加入了原本 Blogger.com 所沒有提供的底欄背景色設定底欄標題背景色設定底欄標題顏色設定「即見即所得」就 可以修改底欄所有設定,並且 Blogger 系統還會推薦你適當的配色,這個功能應該是原創的吧?你再也不用麻煩的跑去改 CSS 設定了,至少我在其他的 TEMPLATE 中暫時沒有看到這樣的設計思維,並且這個功能是獨立的,不再與邊欄標題連動,只控制你拖進底欄的網頁元素,讓你更方便設計你的版面。這次即使是英文白痴也 應該懂得該怎麼使用了。

宣告與說明都跟前一版本一樣,不然我改天再重新編寫一下。

如果你想要看一下套用範本後的範例,可以參觀一下 META-LIFE ,我製作的範本都一定會套用在自己的 Blogger 上測試使用過。

這 個樣版應該是 Blogger 三欄式範本的最後一作,之後應該只會針對 Blogger.com 的變動而進行細部的修改,如果你還在用其他芭樂的 BSP,建議你一定要試試看 Blogger.com ,如果你是因為 Blogger.com 沒有三欄式範本而降低你嘗試看看的意願,那就下載這個新版本,讓你的 Blog 因為 Blogger.com 而獲得救贖吧

Download:
Code Name : BlackCat 2.0.0 FinalTune (3 Columns Template for Blogger.com 3.0)

我在討論區中已經建立了一份說明文件, Blogger 無痛套用新 Template 的方法,不知道該如何套用 Templates 或是已經新增很多 Page Elements 而想要嘗試新樣板範本的,可以前去看一下說明,保證輕鬆簡單又方便。

假如有任何建議\回饋\意見\錯誤\修正等,請至社群留言或討論

There is a Blog in your future. Here is METAMUSE via Blogger.

From:羊男實驗の咖啡館
這個版本的套用真的非常簡單,幾乎是下載template之後,再上傳,就能使用這種三欄式(3 Columns)的template,然後進行編輯。喜歡3 columns的人,可以試著套用看看。

Saturday, April 21, 2007

"MY MESSI"-Apr.18 2007


睽違20年的進球......

Friday, April 20, 2007

「問題的具體感」-小感

zonble's promptbook-問題的具體感這一篇文一發,後續的反應顯然有些激烈,留言超過百篇數量。這證明一件事,就是不管懂不懂政治,懂不懂法律,懂不懂權力遊戲,不管懂什麼,樂生是一個焦點。

好,我其實不知道「樂生療養院」,即使我在新莊住了半年。倒是知道「樂聲戲院」是在西門町。當然,我也不知道原來「樂生療養院」歸屬於行政院衛生署。正因為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不知道的東西,我不會選邊站。


這張地圖,看起來似乎離我之前住的輔大前的建國一路非常近。不過,你可以試著走走看,它真的沒那麼近。特別是,如果你每天得在那個鳥不拉屎,雞不生蛋的工業區裡討生活,我僅存的力氣就是到巷子口的7-11補充我的醣份及蛋白質。

相對來說,新莊的交通到底有多糟糕,這個問題卻是何等的具體。上週末因為想換一張讀書用的書桌,所以我在板橋從捷運新埔站轉乘只有週末發車的新莊 Ikea接駁車,跨過大漢橋,去中正路上的Ikea看看有什麼好桌子。下午六點回程的時候,因為接駁車一個小時才一班,所以我到對面,在捷運工程的鐵皮籬笆旁邊,等三重客運的淡海板橋線公車;在公車來到的時候,整條三線道上都塞滿了車,加上前方路口又是紅燈,所以在內線道的公車沒有辦法移到最外線的公車站牌前停靠,你就看著司機就在最內線把車停下,打開車門,示意乘客就這樣上下車,而在外側的兩條車道上,不少機車還在車陣中鑽動。我不敢上車,但是身邊一對快要四十的夫婦則是各牽了一個八歲還是十歲的孩子鑽過車陣上了車;我不知道「用生命捍衛樂生」是什麼意思,但是在那個當下,我應該是體會到了怎樣用生命見證新莊的交通。
這段話,真是寫到我心坎裡了。應該說,我真的沒有看過像新莊或板橋這麼多警局的地方,也沒看過治安爛到這種程度的地方,也沒看過正港的流氓,但是混混卻多到要死的地方。簡言之,我能離開那裡真是算我命大!

先離題遠一點,說一點私人一點的事。我第一次覺得人命很卑微是921的時候。許多人的回憶是,當時只有不斷罵髒話,以為自己遇到的是鬼,罵他個幾句髒話,地震就會停似的。我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這是我最後一天?

好,我和一起住的家人逃出那看起來破破爛爛,不時還掉個碎片的大樓。打電話想聯絡重要的家人,市內電話,到底希望他們接,還是不接?我不知道。我只能假設,沒接的,跟我一樣狗命很大,只是電話斷線。接的,叫他們滾離房子遠一點。沒接電話的,就是外婆,因為她住在埔里。還好,她當時身體勇健,快速地用她的電動車跑得遠遠的。

外婆家在我小時候的印象是非常大的一間房子,總共有四樓,外公是中醫。很小的時候,他們告訴我,以後這個房子會因為重劃而被拆到剩下1/3不到。我看著房子最後面的廁所,想著,不會告訴我就剩那個廁所可以睡吧?其實,雖不中亦不遠矣。只比那廁所再多出不到10坪吧.......。地震之後,這個像針一樣的建築,並沒有被列為「危樓」,沒有任何補助,看起來明明就是隨便再搖個兩下就會倒的牆,是外婆跟鄰居商量,一起自掏腰包,弄了個鋼骨架,繼續住。你說,人權在哪裡?遑說外婆家,連我家,也只是有個外國人來,問我爸:還能住?我爸說:還可以。馬上就得到一個安全標籤在我家門口柱子上。人權這時候又在哪裡?

老實說,目前,我根本不知道外婆在哪裡。只知道,她被送到台北某個安養院許多年了。許多年之後,我才知道是外婆的親生兒子送她去的,她那親生的、親手送她去的小兒子,怎麼也沒去看過她。馬的,他連他媽都不要了,你還跟我提個屁人權?虧他還是台北首屈一指的高中數學老師咧。我娘到台北,永遠不會給我電話,也不會記得告訴我要去看她。我根本不知道在哪裡,就算說她就住在「樂生療養院」,我也不覺得驚訝吧。

這是一個家族中,不在檯面上的事。說白了,就是為了怕那句「不孝」給冠到自己頭上。有人願意繼續負錢,有人偶爾去看,也就當了事一樣。

我相信,外婆是不懂你們說的「人權」是什麼鬼。我也不知道,上次竟然有人敢把檳榔渣吐在我頭上,要求道歉還瞪著我看是什麼鬼一樣。但是,外婆把她的強烈性格給了我,外公把他的溫暖給了我。真的,我曾經也希望這世界上真的有「人權」,可是,我目前唯一能做的,竟然只是,告訴我娘,跟那個吐檳榔渣的人大聲說:我他媽的也算是個人!這世界會爛都是你們這樣姑息害出來的。

說實話,「樂生療養院」搬與不搬,真的對你們很重要嗎?那你們之前為「樂生療養院」做過什麼?我真的很想知道。還有,當你們已經知道消息的時候,就不用希望它會有所轉變。它早在你們意識到之前,就已經決定了。該不該聲援「樂生療養院」?我不知道,去問我外婆吧。

她會告訴你們,反正到哪裡都是屎。而我才剛從新莊那個充滿屎味的城市逃出來而已......

  • 延伸閱讀:這是一場地方派系與人性的戰爭
  • 轉載:問題的具體感

    整個樂生爭議讓人覺得沒有什麼具體感。你看到很多紀錄片,看到很多影像紀錄,但是就 算保留下來了,當你想像到之後的畫面,就還是忍不住納悶;你也看到很多說帖,你看到很多慷慨激揚的修辭,但是說實在,你也實在很難被這種修辭打動。就算是 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在樂生的周圍甚至發生了火燒山(而且是周錫瑋親自去視訪樂生院的同一天耶,順道一提,台北縣網站上的這篇〈縣長探訪樂生 院民:讓樂生人決定樂生事〉實在是太歡樂了),你會一邊說你只能懷疑是有人刻意縱火為之,心裡實際上是暗暗咒罵某些人手段的卑劣,但是這一把火也不能夠讓說帖裡的印象更為鮮明。

    例如,你這個星期已經收到了無數次的轉寄,告知你這個週末有一場訴求是保留樂生療養院的遊行,遊行的主軸是「以生命捍衛樂生」,你就實在不知道這是 什麼意思—「以生命捍衛樂生」?到底是怎樣用生命捍衛呢?去參加一場遊行就是用生命捍衛嗎?在火災發生的時候,說要用生命捍衛的人,有去捨身灌救嗎?而寫 下這種文案的人到底是希望提供怎樣的畫面呢,難不成是像香港電影裡頭演出的1927年上海之春那樣,台北縣政府在拆除樂生療養院當天,會開進裝甲運兵車輾 過人群,還是架設起機關槍向手無寸鐵的人民掃射,但是人民還是手肘勾著手肘構成人牆,一排又一排的在轟然嘶叫的馬達聲與硝煙中倒下…如果不是,「以生命捍 衛樂生」的背後,又應該是怎樣的畫面?

    而你看到「學生唯一的武器,就是自己的身體」這樣的文字,不知道為什麼,你想到「範馬勇次郎」這個名字。

    相對來說,新莊的交通到底有多糟糕,這個問題卻是何等的具體。上週末因為想換一張讀書用的書桌,所以我在板橋從捷運新埔站轉乘只有週末發車的新莊 Ikea接駁車,跨過大漢橋,去中正路上的Ikea看看有什麼好桌子。下午六點回程的時候,因為接駁車一個小時才一班,所以我到對面,在捷運工程的鐵皮籬 笆旁邊,等三重客運的淡海板橋線公車;在公車來到的時候,整條三線道上都塞滿了車,加上前方路口又是紅燈,所以在內線道的公車沒有辦法移到最外線的公車站 牌前停靠,你就看著司機就在最內線把車停下,打開車門,示意乘客就這樣上下車,而在外側的兩條車道上,不少機車還在車陣中鑽動。我不敢上車,但是身邊一對 快要四十的夫婦則是各牽了一個八歲還是十歲的孩子鑽過車陣上了車;我不知道「用生命捍衛樂生」是什麼意思,但是在那個當下,我應該是體會到了怎樣用生命見 證新莊的交通。

    將台北縣政府的百分之四十幾的保留案,與文建會的百分支九十保留案比較,你也看不出來兩者之間到底有那一個比較好,你也看不出來那個方案保留了原本 的院區就值得支持,分明兩個都很糟糕。斤斤計較於保留比例的多寡,捷運需要延長多久的工期,需要另外花費多少經費,以及工程到底可不可行的,一邊說樂生議 題不是算數學,卻一邊也在算要保留四十幾還是九十這種數學的同時,你總覺得有個根本問題被忽略了—與捷運機廠共構的園區,真的是適合居住的地方嗎?你自己 會想要住在捷運機廠旁邊嗎?

    就拿網路上報刊上可以看到的百分之九十方案來看,就算改變了軌道運作方式,保留了現在的幾棟房子與幾棵樹木,但是並不影響機廠的位置,也不影響軌道 就從與樂生療養院接壤的山坡下經過這件事,想來在這樣的共構之後,如果你從樂生療養院看過去,軌道就在你的腳下走,每隔不到幾分鐘就發車,周圍還有著各種 高壓電線或變電設施,新大樓的位置同樣好不到那裡去。而在台北市捷運局對於機電設施的相關問答中,對於機廠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也只給了這樣的承諾:

    15.機廠之存在是否會降低周遭環境品質,而使生活品質受影響?
    答:機廠之設置,除了任務需求外自然會考量對當地環境之影響評估;其設計及建造均有嚴格規定與要求須符合本國環境保護各種相關法規。

    16.機廠之運轉是否會產生噪音而影響附近居民安寧?
    答:噪音之產生實無法避免,但在一定之距離內其噪音值須符合環保規定。

    如果說強迫搬遷是剝奪人權,從平房搬到鋼筋水泥大樓,是搬到一個並不適合漢生病患居住的環境,迫遷是一種暴力,但是,繼續住在這樣的環境,總讓人覺 得也並不會有比較有人權一些。如果說高樓大廈並不是原本樂生院民習慣的地方,是一種不習慣,換言之,就是相信大家都會很習慣你家旁邊就是捷運機廠(有沒有 人願意去捷運關渡機廠或土城機廠的軌道旁邊打個帳篷住上個三五天,然後分享住宿心得呢?)。

    而就說帖裡頭來看,樂生院民習慣的環境,是平房,是充滿盎然綠意的自然環境,所以要保留樂生院;對我而言,這種理由實在是沒有什麼說服力。就同樣的 理由,讓樂生院民搬走應該更好—從空照圖來看,台灣還有七成左右的地方還是綠色的,把幾大山脈扣掉不說,台灣就沒有別的地方是個可以蓋平房的自然環境嗎? 新莊這個地方真的這麼好嗎?

    而與其要考慮怎樣與捷運機廠共構而不會有噪音與污染問題,研究這種工程的難度與解決之道,那,為什麼就不能去埔里Long Stay呢?那邊可是台灣政府設計給外國有錢人來台灣終老的地方呵。不然,花蓮壽豐那個地方如何呢?宜蘭冬山河畔如何呢?在台灣,非要住在新莊不可,才有 人權?

    目前可以看到的是,樂生療養院的周圍環境,已經受到了捷運機廠的破壞,而在一些要保留樂生療養院的聲音中,你也覺得,保留的方法與保留的初衷是根本 背道而馳,這些意見看來不是要保留樂生院的什麼,而只是先不讓台北市或台北縣政府破壞,好讓樂生院可以留下來讓他們自己破壞。例如,你從網路上看到這樣的文字

    「要讓新莊市民感覺到樂生的存在對他們有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請所有去樂生參觀的人,務必到附近的商店消費,並且一定要 對他們說,『如果以後樂生消失了,大概也不會再來這個地方了,因為這裡什麼都沒有。』 進一步,做一張消費地圖,因為時間緊迫,可以從一條巷子調查起,再慢慢擴大,告訴附近的商家,樂生免費幫他們做廣告,因為樂生裡面沒有餐廳,只要來到樂生 的人,樂生會給他們消費地圖,請他們到地圖上有的店家消費。」

    用參觀的人潮促進消費啊。—奇怪,樂生療養院到底是一個給老人家終老的地方,還是動物園?(既然已經把剛彈花燈送到樂生療養院去了,要不要順便送兩 隻國王企鵝去呢?而這樣一張消費地圖能夠引起多大的消費效果,以「參觀」與「位在捷運底站」這兩件事情來看,你也可以用動物園站附近的消費狀況做一評估。 當然,如果有很多人去消費,那狀況是更糟。)一方面是為了保留樂生,所以希望很多人來參觀,但是真的有很多人參觀的話,那又是一個適合居住的環境嗎?你自 己會喜歡很多陌生人在導覽下來你家參觀嗎?

    這陣子你去一趟樂生院,可以看到的是,在這一頭是口口聲聲要捍衛樂生院的人,開著轎車從大門駛進五米寬的山坡路,看到在代步車上的院民如何閃避車 輛,另外一頭,有人拿著吉他在唱歌,周圍是一群穿著牛仔褲的少年郎在圍觀,一面圍觀,一面扔擲了滿地的煙頭—說到煙頭,這裡不是應該是個醫院嗎?

    而如果你希望我根據人權啦、正義啦之類的口號,訴求的目標,卻是要讓人居住在充滿噪音與污染的一個準動物園裡,拿出生命來捍衛(即便我真的不知道到 底是怎樣拿出生命捍衛),那,我當然同意人權,也同意正義,但是你的人權不是我所了解的人權,你的正義也不是我所認知的正義。目前的樂生院區已經不是什麼 「最後的樂土」了,除非把正在施工中的捷運機廠統統拆走。

    是了。樂生療養院除了是院民的家園之外,也是古蹟。文化的問題與人權的問題應該分開來看,是不是住在古蹟裡頭與有沒有人權也沒什麼關係,總之,樂生 院的爭議大概就是幾個問題組成的:如何讓捷運機廠能夠在符合施工規範下(並且能夠盡早)完成,如何能夠讓院民在適合的環境下居住,如何能夠盡可能保存最 多、最大的樂生院古蹟。

    照這樣看來,無論是百分之四十幾的方案或百分之九十保留方案,都不能夠完滿解決這樣的問題,尤其是,只要是與捷運機廠共構,都不能夠說是好的居住環 境。另外一個解法是這樣:現在的樂生院,拆,但是慢點拆,要有計畫的拆—先去另外找一塊風水寶地,然後把現在樂生院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統統搬過去,按照原 本的規模形制再重新組合起來(這樣,能不能夠稱為百分之百保留方案?)。

    反正樂生院留在新莊也沒有意思,你說樂生院多有價值,但是當地人看來既不了解也不領情,換言之,樂生是有價值,但是沒有多少位在當地的價值,保留樂生的議題也是操作成全國性或是國際性的問題,留在當地也沒有什麼意思,而樂生院的價值,也應該是要處在一片好山好水中彰顯。

    有個大學同學,外號「阿亮」,一兩個禮拜前的週末也跑去樂生表演自己創作的歌曲,其中有一條叫做〈小國際歌〉,大抵就是把〈國際歌〉的歌詞配上了龐克的旋律。聽到「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這一段的時候,總覺得萬分諷刺。

    你想到有人一邊說這是一場為了尊嚴而戰的運動,而為了尊嚴而戰的方法則是跑去向蘇貞昌下跪。你想到「讓樂生人權決定我們的總統人選」這個活動,一邊 唱的是〈國際歌〉,另外一邊則是希望能夠有個聖君還是明主出世扭轉之前的政策,而檯面上的總統候選人—有的在副總統任內說過「你們賠得起嗎?」、有的當過 台北市長主管過台北捷運、有的當過台北縣長、有的當過行政院長,每個都跟樂生院今天的局面脫不了干係。

    當樂生問題變成百分之四十幾與百分之九十幾兩個方案中選一個的時候,同時意味著,議題整個窄化成是人民從政府中的兩個機關部門選一個而已—是支持行 政院或是台北市捷運局這邊,或是文建會這邊。而這樣的運動打著正義的旗幟,是不是也就意味著,政府裡頭有一個部門比較正義,而另外一個部門就比較不正義, 而要解決政府對於人民的不義,要仰仗的是政府內部出現一個現代海瑞。如果要為樂生演一部戲,我覺得戲目應該是布雷希特的《高加索的灰欄記》。

    要求公開審議百分之九十保留方案是好的。但是要求公開審議的意義不該是建立在指責行政院這樣一個上級機關如何否決文建會這個下級單位的提案上,或是 在一月的某個立委召開的公聽會上某些部門說要公開審議但是出爾反爾…諸如此類某些團體與行政機構的承諾上,一邊叫嚷著沒有公開審議,另外一邊對於什麼是公 開審議怎樣公開審議也說不出什麼名堂,只說應該要有審議文建會方案的公聽會或座談會,但是誰又知道這種公聽會座談會在體制上具有怎樣的位階。問題該是在, 怎樣的公開審議才具備真正民主的基礎與政治上的效力。

    或這麼說好了,公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不該是沒有什麼氣量的在到底是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之間拉鋸,一場公民運動的論述也不該是在捷運軌道到底應該多彎 還是多傾斜上面爭執,而應該是個大是大非的是非題—保留樂生院,到底是要、還是不要。人民的決定是要,誰管你台北縣政府與行政院之間在權責上是什麼關係, 管你那麼多工程上的細節,各級政府統統請按照人民的決定做。

    這個政府是很退步,但也沒有道理因為政府退步,所以希望明君出世、跑去下跪、還是支持政府裡頭某個部門可能出個現代海瑞這種退步作法就正當,退步不能夠對抗退步,退步只能夠跟著退步起舞。—為什麼要用生命捍衛樂生,而不是去連署公投?

    約絡歸納成幾點:

    雖然我也不喜歡搬家,但是我更不想住在捷運機廠旁邊,所以我不會贊成讓人住在那樣的環境。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或許這兩天樂生可能面臨拆遷具有急迫性,但是我實在不喜歡那種「就要拆遷了,做什麼都好」而不問「應該怎麼做」的那種態度。所謂,明其道不計其功。

    最後又是一句成語:愛之足以害之。


    From:zonble's promptbook-問題的具體感

  • 延伸閱讀: 416前搶救樂生&漢生人權立法推動陣線(漢生人權立法推動聯盟網頁)   (IDEA TAIWAN 國際鬥陣訊息網頁)"

  • Tuesday, April 17, 2007

    垃圾新聞:44%大學生網路成癮 宅男宅女求救

    44%大學生網路成癮 宅男宅女求救
    2007-04-17 02:27/林志成、本報特約記者林賢齊/台中報導

    不上網手會抖、看到電腦不能用會焦慮,學生沈迷網路已衍生「網路成癮」問題!東海大學檢測校內七八一位學生發現,四成四有網路沈迷或成癮;五十四位學生主動向學校表明,願意接受諮商治療,希望擺脫上網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困擾。

    就讀私立大學的小玲(化名)有個「網路相簿」、放自己的照片,很在意「人氣」高不高,如果瀏覽人次少,就垂頭喪氣,四處拜託同學上網「留言」。她也不時上網回應網友的問題,整個情緒都被虛擬世界牽引,真實人生反而失魂落魄。同學認為,這已是病態。

    活在虛擬世界 真實人生失魂東海學務長武自珍說,「現在全世界最大的怪獸是電腦」,年輕人沈迷網路世界,讓社會運轉產生改變,並不斷製造出新問題。

    不只東海大學,中部卅五所大專院校都發覺網路沈迷或成癮已嚴重影響學生人際關係及學校教學,五月廿五日將舉辦「www.網路.com—網路成癮認識與治療研討會」,為此一新興校園現象尋求解決之道。

    東海學務處提出最新調查報告,四月一日至四月十四日間,以台大心理系教授陳淑惠的「中文網路成癮量表」調查學生使用網路狀況,總計二千五百人次瀏覽調查網頁,七八一人完成檢測,二成受訪學生有沈迷傾向,成癮傾向者占二四%。

    早上第一節總是缺席不愛講話東海學生諮商中心主任黃聖桂表示,調查是依網路成癮耐受性、強迫性上網行為、網路成癮戒斷反應等指標,調查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不管沈迷或成癮者,都面臨上網時間愈來愈長、不上網手會抖及看到電腦不用會難過等問題。

    黃聖桂指出,很多大學生早上八、九點的課總是缺席,經查都是前一晚上網到天亮所致。有些網路沈迷或成癮學生,有上BBS、班版或部落格發表意見的習慣,現實生活中則不太喜歡跟同學講話。他們總是說:「要瞭解我,去看我的部落格,不要現在問我。」嚴重影響現代學生人際關係。

    干擾正常生活五十四人要求輔導黃聖桂指出,這次調查後,有五十四位學生主動表示願意接受心理諮商輔導,非常特別,顯然網路已干擾到正常生活,他們想要擺脫。未來可能治療方式是由精神科醫師協助,給他們吃戒癮藥物;或進行認知行為輔導,逐步瞭解上網動機,然後慢慢改變習慣,擺脫網路糾纏。


    1、你們這些記者,什麼叫「二四%」?你們老師是不是也沒教?那就換老師教!要嘛你就寫「百分之廿四」,整個繁體化算了。要嘛,乾脆就寫成數字,24%,是要講多少遍啊?叫你讀書你又不聽,你自己寫的,自己讀讀看,你寫成這樣是要叫人怎麼讀?我還得自備火星翻譯機喔?虧你還是中時的,真是沒救了......我看蘋果報都沒這麼累。= ="

    2、黃聖桂女士,不知道你是不是新來的啦。戒癮藥物?我不知道原來戒網跟戒煙一樣,竟然還可以用藥物。你是從哪裡聽來的?「一刀未剪的童年」(running with scissors)裡那個Dr. F?還有,這份報導根本沒有說明研究方法,如果你有提供,而報社未刊出,那你第一件該做的事情是請中時更正!如果你真的沒提供你的研究方法,這個結論跟垃圾是沒什麼兩樣的。另外,誰要去研究一下精神科醫生使用網路並且成癮的狀況?

    3、台大的心理學教授陳淑惠這份「中文網路成癮量表」是怎麼設計的?所謂的研究方法如果無法清楚公開,並且供人研究並且不斷驗證,都是不科學的。不要用「統計」兩個字去包裝一個完全不科學與客觀的東西。這就好像我說:「地球是圓的」。你覺得對嗎?實際上是錯的!地球並不是圓形!不信,你去研究看看,知道答案再來告訴我。

    4、早上8、9點起不來上課,這是問題嗎?這是哪門子問題?這中間有多少原因?怎麼都沒看到?如果你去化學系問,你會得到一個幾乎不同的答案。他們可能會說:幹,我明天要考那該死的物化,天殺的外星人語言,我今天晚上讀得完就鐵定有鬼!你去商學院問,又可能會得到:馬的,我昨天跟女朋友混了一整晚,一天不去也不會死啦。再到文學院問:我昨天跟朋友去看流星,看到天亮,反正明天的課不重要,借一下筆記就行了。

    5、人氣高不高?這又是什麼鳥問題。有多少人去研究過,這種人格在網路還沒這麼廣泛之前,是不是早就已經存在?放心,如果你不知道,我會介紹幾個網路白痴小公主給你認識的。

    該說什麼呢?學姐有沒有說,叫你不要上癮,有沒有?有沒有?你看,你沒有在聽嘛!丟筆~~



    總結是,我個人還是覺得這個東西蠻唬爛的。為什麼?因為,你現在不會電腦你能找到的工作是什麼?誰來告訴我一下?如果,我必須要會,並且要會到一個程度,說真的,一天坐在電腦前面超過8個小時,都很一般。上班時間超過12個小時也很一般。回到家都找不到人半夜肯跟你打球,那你能選擇的是什麼?一個人散步?有多少人會這麼做?或是說,習慣這麼做?那你叫他們去哪裡發洩?打開電腦沿路殺光所有的不論是怪物還是敵人,是不是一種最簡單的方法?

    不是每個人都是村上春樹,想一個人,也不想競爭,所以去跑步或游泳的。

    Saturday, April 14, 2007

    Who were you in your last life?

    Who were you in your last life?
    這是一個很久之前就存在的網頁,相信許多人都玩過。不過,這樣的網頁從1999年到2006年持續維護中,真是不簡單的一件事啊。

    雖然這只是網站本身的一小部份,這個網站的主人,可能一直不斷追求一些,無以名狀的什麼吧.......

    對於「道德經」那一部份,有所令人不敢領教之處。

    Your past life diagnosis:
    I don't know how you feel about it, but you were male in your last earthly incarnation.You were born somewhere in the territory of modern East Australia around the year 500. Your profession was that of a preacher, publisher or writer of ancient inscriptions.
    Your brief psychological profile in your past life:
    Timid, constrained, quiet person. You had creative talents, which waited until this life to be liberated. Sometimes your environment considered you strange.
    The lesson that your last past life brought to your present incarnation:
    Your main task is to make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 Physical and spiritual deserts are just waiting for your touch. Keep smiling!
    Do you remember now?

    Do you remember now? errr......no!
    i always just remember "keep smilling!"

    Friday, April 13, 2007

    轉載:女御宅族中受歡迎的類別—文化系女子

    女御宅族中受歡迎的類別—文化系女子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
    傅婉禎

    就 像之前日本女性大「萌」眼鏡男一樣,最近日本的男性也瘋狂地「萌」文化系女子,文化系女子其實算是女御宅族裡的一類,但不同於之前曾介紹過女御宅族中最大 宗的「腐女子」,因為喜歡的東西是屬於較具文化氣息的像是閱讀、電影、戲劇等,那種清純感讓大部分日本男性「萌」到受不了。

    日本最早出現這個名詞是在200511月號的[eureka(日文原名:ユリイカ)雜誌推出的「文化系女子特集」,此雜誌中所提出的「文化系女子」是指女御宅族中喜歡傑尼斯藝人、文學、搞笑、眼鏡男等愛好各種文化事物的女性。後來在20064月號的『達文西』(日文原名:ダ・ヴィンチ)雜誌也做了「文化系女子」特集以較強烈的男性觀點來分析「文化系女子」其實是喜好文學、漫畫等書籍、音樂、電影、美術、戲劇等愛好文化全體的女性,而且這些興趣大都是室內活動,不只單指鑑賞各種文化,也會對這些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目前『達文西』雜誌派的定義廣為日本民眾所流傳,雜誌裡甚至還設計了檢驗妳是否也為「文化系女子」的20個特點如下,只要符合15項就能算是「文化系女子」:

    1. 喜歡看書

    11. 對於流行不感興趣(較喜歡老東西)

    2. 喜歡看電影和看美術展

    12. 比起長生不老比較想早點死

    3. 喜歡從事寫文章、畫畫等創作活動

    13. 曾想尋死過 (沒想過「死」這件事的人,讓我覺得更怪)

    4. 每天寫日記

    14. 有妄想的癖好 (想什麼叫妄想?)

    5. 喜歡獨自一個人

    15. 曾在不知名的車站下車過

    6. 覺得沒有朋友也沒什麼不好

    16. 喜歡腦筋好的男生 (腦筋好已經不夠)

    7. 不想生小孩

    17. 討厭好萊塢

    8. 喜歡散步

    18. 四季中最討厭夏天

    9. 對戶外活動、運動等不擅長(這是一個很蠢的假設)

    19. 有跟大自己10歲以上的男生交往過 (上殺20歲,下殺10歲,range會慢慢加大)

    10. 有戴眼鏡 (沒有)

    20. 不太穿膚色的絲襪(總比穿白色好)

    其 實看「文化系女子」的定義跟檢驗的項目,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女御宅族,但是為什麼不會跟「腐女子」一樣不受男性歡迎,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男性的主觀認 定。同樣都是女御宅族,不是只有「文化系女子」就長得比較美或是比較有氣質,但因為喜好的東西不一樣,所以在御宅族間受人喜歡度就有差異性,其實這也不只 發生在女御宅族上,一般的男御宅族也有分受歡迎跟不受歡迎的,喜歡音樂跟電影的御宅族通常就較受人喜歡,但喜歡鐵路跟動畫的就多屬於不受人喜歡的類別。而 「文化系女子」較吃香的一點就是會受到同樣是文化系的男生們覺得比較容易親近或是容易有相同的話題,而喜歡BL(Boy’s Love)的腐女子們則很少會讓男性覺得他們好說話。

    不 過,依據「文化系女子」喜歡獨自一個人、不喜好交朋友、覺得世上沒有自己容身之處因而求助於表演世界這點,或許「文化系女子」也不如日本男性所想像的那麼 容易親近。甚至有日本女性指出,其實讓男性大萌的「文化系女子」根本就是任性加上自我意識過剩的女性代表,而且因為過剩的自我意識再搭上任性,讓她們非得 要照自己的節奏去做事,因此才把自己逼入尋死的窮途末路。

    俗 話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再加上現在已不是非要男性主動去追求女性的時代,女性大方追求男性的也不少,所以受不受歡迎或是交不交得到男朋友, 女生自己的心態問題也很重要,不一定是「文化系女子」就較受人歡迎或鐵定有男朋友,事實上有家室的「腐女子」也不少啊!全在個人心態怎麼看囉!

    延申閱讀:不遜於男性「御宅族」的日本「腐女子」

    From:陽子的秘密花園

    我不太懂為許多人喜歡把人分成各種派系,特別是日本似乎對於社會上的個人都好像很努力地替他們找尋歸屬似般,不斷分類,衍生出「系」這種形式的東西出來。不過,我想,或許看過這一篇的人,都會指著我說:就是你吧!

    雖然我一點也不萌......這點實在很抱歉。

    Wednesday, April 11, 2007

    你的BLOG被觀察中嗎?

    最近發現這個圖示在許多blog出現。說實話,平常我真的很懶得去點這些東西,除非,真的令人感到有用或是有趣。今天,我實在受不了這個醜到不行的圖示,所以點進去看了一下,原來是一個稱作「部落格觀察」的東西。

    嗯,對我而言這簡直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打從第一次接觸blog開始,我就死硬不肯把流量表放到自己的blog頁上。關於這點在很早期已經在其他平台說明過,理由十分簡單,我真的不想知道有多少人踏過我的blog。現在,竟然還有觀察你的平台,幫你給你的blog評分,然後還給排名.......我的天啊!

    你有沒有考過倒數第5名?我有。有什麼了不起!我現在還不是活得好好的。既沒有讀女中,沒有穿上綠衣,還是照樣過了大學生活,然後呢?廢的還是廢,不廢的還是不廢。

    我承認,排名前100名中的極少數blog是我會去的地方。不過,還是傾向於,其實有些人是過著極為低調的生活,也用同樣的態度在blogging的情況下,我還是傾向於去看一些不在排名上的東西。這裡,有人看就看,沒人看我還是會照寫,實在不知道干他人啥事。哪天不想寫了,大不了不寫而已。

    如同,準備將MSN從電腦裡作廢的我,並沒有感覺到特別奇怪啊。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只是不想配合這個世界的無聊規則而已。不是90%的人都用這鬼東西,我就非得跟著用不可。為什麼?真的不為什麼。

    不過,如果希望被觀察一下的blogger,或許可以加入看看吧。這只是一種個人自由。我尊重大家的自由,但請不要干涉我個人的自由就可以了。

    Saturday, April 07, 2007

    催眠醫生

    事實上,我的bipolar disorder在病歷上寫著「已緩解」並且不再服用情緒性藥物已經超過3年了。但,我還是繼續用這個Lable: bipolar disorder,這個稍後再解釋。

    近來,我就像是一個極為普通的New Yorker一樣,每周跟醫生談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不等。其實我一定不適合生活在New York吧,但是對於那裡的卻一直在內心裡存在著某種特別的情愫。一如,每個人都知道我非常討厭台北,但是我卻確確實實在台北生活過,既沒有覺得特別不習慣,也沒有感到特別痛苦。頂多,只是覺得台北還是跟我印象中一樣,蠻差勁的一個城市。但是,台北真的可能沒什麼好醫生。總有這種感覺。

    醫生是一位專攻催眠專長的人,他很怪。他知道我這麼形容他,應該會覺得很驕傲,然後又要告訴自己不能表現出高興的樣子。醫生,別忘了,你說過,我也很怪。而且,如果一個人怪,那他會愈來愈怪。彼此彼此。

    這回再看到他,他顯得格外疲累。雖然是我的時間,他利用5分鐘的時間讓自己休息。這也是必須的。醫病關係其實充滿各種變數,不過,彼此確認規則之後,其實,剩下的化學作用與自由發揮,倒是覺得是可以被接受的。如果他已經過度疲累,還要強撐著跟我說話,品質降低和對於他個人的傷害性是必然會產生的。5分鐘後,他告訴我,他覺得他的腦袋好多了。

    接下來,換我聽他說話。

    嗯,沒看錯。這一次大部份的時間,是換我聽他在說話。他自己雖然也認為跟病人訴苦是一件蠻奇怪的事,然而,我自己倒沒覺得那麼怪。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出口。加上,我個人在「傾聽」的能力似乎一直高過於「說」。一如,我在進入診間前,才和一個患有妄想的病人聊了15分鐘,他已經在醫院裡住了超過20年左右了吧。一個57歲的先生,我們一起在微雨的下午抽煙,他聊著自己的事,最後告訴我:下個禮拜見喔。然後露出非常自然的微笑。

    醫生和我分享了許多他去上課的經驗,和催眠有趣的地方。雖然覺得極為有趣,但從來沒有開口說過:請幫我也催眠一下吧。他開始從我的回應中印證自己這半年來的轉變,我反而像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心理師一樣,聽,並且適時回應。大概只是這樣而已。雖然可以感覺得到更多,但也沒說出口。侵入性太強的對話,極有可能造成難以想像的傷害。這種情況,我們就必須體會到人自己的防衛能力在保護個體的部份,然後順其自然。

    整個院區其實分為三區,他說,他希望某一個區域是他家。他說,我可以過去看看,只是不能進去而已。抱著好奇心的趨使,我走到那區去,跟另一個先生聊了起來,並且又跟他借了火。一起抽著煙,聊著裡面的生活。他說,他住了10多年了,也沒什麼特別不習慣。是一個胖胖的,笑起來好像很頑皮的先生。他又很熱心地告訴我,他的值班時間,我可以到門口去看看他。我笑了笑。

    醫生似乎不太擔心我和這些人接觸時,會不會造成什麼問題。好像,在某個程度上,我是一種橋樑。或許,我下次會試著問他們,我可不可以為他們拍拍照吧。

    這些臉孔,太過於鮮明,是如此自然地令人吃驚。他們並沒有真正習慣那樣的生活,似乎只是時間一久,他們也沒什麼可以抱怨地繼續生活在那裡而已。還有,眼神當中對於自由的渴望,怎麼也掩蓋不掉。不管是妄想或是什麼其他的狀況,即使,他們告訴我,他們每天的早餐都是外星人送來的,我大概都會覺得非常開心吧。說不定,更好奇地想問,外星人送來了什麼?

    對於自己老是進出精神科,其實,蠻同意那句話:原諒,但不遺忘。曾經背負在我身上的病名,對我來說,只是一個過去式。並不需要被其他人原諒,也不需要刻意去遺忘。它曾經造成某種程度上的傷害,但我也不過是這個治療過程歷史中的一小部份而已。

    倒是醫療體系在轉變,醫生愈來愈像庶務二課,只差不用掃廁所、換燈泡。或許,醫生還比較願意做這些。這些讓醫療人員分神而頭痛的情況,愈來愈糟。我們如何讓病人們受到更好的醫療品質呢?我們每年繳的健保費可不是用來蓋比醫院還大,還美麗的健保局辦公室,也不是用來讓他們每年都有4個月的年終獎金可以拿。每年減預算,卻總是沒減到這些人頭上,反而減到第一線工作人員與病患頭上,真是個亂七八糟的措施啊!

    Sunday, April 01, 2007

    有一個這樣的人...

    有一個這樣的人,在這裡,我們暫稱他為「干你屁事」先生好了。

    據說身高有190幾公分,已婚。最有名的「干你屁事」事件正是他結婚的時候。

    他只印了10張喜帖,全部都是黑色的。辦公室的人知道他要結婚,紛紛過去想要恭喜他,劈頭第一句話是:聽說你要結婚啦?「干你屁事」先生說:干你屁事。這10張黑色喜帖只發給10個他認為重要的人。

    有一回,他去找朋友,就在樓下大廳等著。有位太太可能是出自一片好意,過去問他:你在等人嗎?「干你屁事」先生說:反正不是在等妳。

    聽起來,「干你屁事」先生好像是一個不近人情的人。我問了他要好的朋友說:為什麼喜帖是黑色的?而且,10張差不多只有一桌,應該有別的理由。對方說:因為,他是在父親過世百日內結婚的。

    我們共同認識的這個人,也就是「干你屁事」先生的朋友,其實也是個很怪的人。一群很怪的人,大概才能理解很怪的人,其實一點都不怪吧。甚至對於各種怪的行徑的背後,所必須背負著的包袱,也較其他人能充份理解。

    雖然會招致很大的非議,責難,我想,「干你屁事」先生只是選擇他自己能承受的方式在生活而已。這有什麼不對呢?這有什麼不對呢?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他為什麼不能選擇他的方式生活下去呢?他並沒有刻意去傷害別人啊。反過來看,其實,是那些恪守「生活公約」,也就是普遍社會價值觀的人,不斷地在干擾他。

    雖然也不能說恪守普遍性社會價值觀的人是錯誤的,然而,如果這是一種人類社會普遍化的習慣,而因為有人和這個習慣有一點不一樣,就被稱為「病」,或是「不正常」。那不就等於這個社會的價值觀高於生命體本身?這未免也太可笑了。社會體不用經過自身的檢討,而反過來攻擊組成社會中的一份子,根本就像癌症一樣,自身攻擊自身的細胞一樣。最後,只會死亡而已。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我們其實依然樂於過著與世界不同的生活。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失去這個重要的部份,我想「活著」的意義,只是等於沒有腦死而已了。純屬於生理上,而非實質意義上。

    タイヨウのうた(午夜的陽光)-日劇「太陽之歌」電影版


    圖片來源:タイヨウのうた
    既然寫了日劇版,不得不寫一下關於電影版,想等到4月看電影版的朋友,就請離開吧。這裡是絕對會談到劇情的。

    以我個人的習慣,看電影就是看電影,以最簡單的方式。但,日劇與日本電影這幾年,在日劇與電影互相搭襯的情況下,所謂「單純看電影」這種事,卻變得愈來愈不可能。或許,會有更多商機,但如果每一部賣得不錯的影片,都這麼做的話,就像每天說一次我愛你,每一個小時說一次我愛你,說久了,也廉價了。

    日劇給我的印象是,晦澀、沉悶還有格外地老套。像是女主角死在舞台上,望著聚光燈那一幕,看到那一段,不由得全身寒毛直豎。該說它叫「悲壯淒美」嗎?......

    看過電影版之後,才終於明白為何TBS想將這部電影改編成日劇!因為,它夠簡單。雨音薰只是雨音薰、 藤代孝治只是 藤代孝治,既沒有過多的牽扯,也沒有幽暗的世界。只是兩個16歲、17歲左右的少男與少女相遇,然後很簡單的感情,既沒有因為生病而過度情感宣洩,也沒有過多的悲傷在面前赤裸裸地展現。就連雨音薰所唱的歌曲,在日劇與電影中,都有著完全不同的展現。

    或許,有些人期待戲就是要生死離別的感動才驚天動地。不過,若是期待著像是「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那樣的情節,恐怕會失望得很。電影中的雨音薰,只用很簡單的和弦,簡單的歌聲,稱不上唯美的歌聲,唱出最簡單的歌曲,最簡單的快樂。歌曲裡的她,似乎只寫著比較快樂,或是感覺上也可以是不痛不癢的小小困擾似的感覺,而不是哭天搶地的悲鳴。她唱,她彈,只是因為她喜歡。

    藤代孝治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男孩,喜歡沖浪,卻技術不怎麼高明的一般高中男孩。因為一個可愛的女孩子的歌聲,一個看起來很可笑的表白,他喜歡這個女孩子。這倒是令我想到「藍色大門」裡,張士豪對孟克柔的表白,就是笨到令人想笑。笑完才想到,只有那個年紀,才會說那樣的話啊。

    後來,連結局都大不同。日劇裡的雨音薰,為了所謂的夢想,寧可冒死。電影裡的雨音薰,因為愛,所以想活久一點。個人倒是認為,電影中的雨音薰更能表現出,對於自己生病事實能夠接受,並用更寬容的態度去面對的感受。

    電影裡的藤代孝治還是會繼續他的高中生活。初戀,活生生地發生過,但卻不知道將來會留下什麼的高中男孩。繼續沖浪,抱著對未來不太明確的想法,回到自己的生活中。

    怎麼想,與其說它的原型是「新不了情」,倒不如說是「藍色大門」。

    whos.amung.us

      © Blogger Template by Emporium Digital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