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9, 2007

只是一個過程


這已經是前一陣子拍的了。目前,繭已經又脫掉了一層,看起來更為平滑,沒那麼明顯地脫皮現象。痛?其實過程中,倒沒特別感覺到什麼痛感。要說愉快,倒真有一些。

前幾天看到有位小姐,努力在網路上貼出徵家教的廣告,全都是一些關於樂器上的家教廣告。其中有一項是吉他。我不知道,她能能忍受這種過程?

有一般普通經驗的人就知道,這張照片所顯示出來的,表示的是一種非常初級的狀態。到了真正已經稱得上會彈奏的人,手上是看不出來繭的。因為,它早已經成為手指上的一部份。像我這樣中斷又重新練習數次的人,並不覺得辛苦。吉他是我的,要不要練是自己決定的,怎麼學也未必有一定的規則。

1998年第一次接觸吉他的我,一直不覺得這是什麼天啟之類的東西,因為我父親本身就是一個高手。因為他幾乎是自學,而且學的是古典,看的是豆芽菜,不是什麼簡譜或是六線譜。但由於常常搬家,所以吉他先被丟掉,最後,連他心愛的吉他譜也不見了。這點他直到多年後的現在仍然非常介意著。雖然,我記不得有多少年他沒有碰過吉他了。

父親一直是我很崇拜的對象。他許多事情都是自學而來,而且,都稱得上厲害的程度,幾乎是外公的另一個翻版。當然,他很帥。不知道,這是不是我娘嫁給他的原因?總之,大我40歲左右的父母,都是令我感到驕傲的人。即使他們目前住在鄉下,不說的話,根本沒人知道他們很厲害。有時候,我真的很懷疑父親是不是根本就是天才!而母親是奇才!他們對我而言,有點像是活生生的神話。

說起來,從我學吉他,到目前已經3年左右沒碰吉他。時間很短。我的吉他老師不再說「你這樣是學不好的」這類的話,但換了一句話:「你,不是不會,不是不能,就是懶!」他是那種苦練出來的人,狂熱時候,就像一般喜歡吉他的人一樣,一天練個8個小時,是家常便飯。我則是那種,一開始連自己的吉他也沒有(真的沒錢買),下課之後,到他那裡練到半夜就回家的人。後來,他送給我一把民謠吉他,也是我唯一擁有過的一把吉他。不過,後來這把重要的吉他不在我身邊了。

而他的朋友不知道為什麼,老愛跟我賭氣。先是賭我練不來4和弦,再來又賭我練不會封閉......雖然後來都各個擊破,說實話,面對這種老是先入為主地認為「女孩子學不會吉他」的男性而言,真的蠻厭煩的。

以目前我所見到的情況而言,會背著吉他的女生數目,比以往多許多。然而多數看起來好像都是因為參與某些吉他社團,所以背著吉他的感覺。不知道其他的前輩們會怎麼理解,但是我個人還是認為,如果不是抱持著自願學習的態度,終究還是會一場空。如果抱著只是想在女孩子面前顯露出很厲害的樣子的人,也會是一場空。

回過頭來談學吉他的幼幼班。的確,女孩子在接觸吉他(以民謠吉他為主),是有一些困難的。記得第一次,我的老師就說,曾經有女孩子想學吉他,但是因為不想剪掉她美麗的指甲 所以抱怨。我的老師只說:「那就留著妳的指甲去彈啊。如果能彈得出來,算妳厲害。」而且,我的第一堂課先被檢查的是手的大小,還有被問到為什麼要學吉他?另外,他警告我,手指頭會長繭、脫皮、再長繭,會變得很醜,而且非常痛。

第一天,我從放學後,到他那裡用他的吉他練到半夜。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只是坐在那裡,一邊不太專心地聽他跟我聊天,一邊只是練著那4和弦,在冬天。確實蠻痛,但也蠻痛快。他也沒早早趕我回家,等我發現時間很晚時,才不好意思地回家。大概也是因為這樣,他沒有拒絕讓我繼續練吉他。

後來,由於原本的吉他離家出走,曾經想過買一把屬於自己的吉他吧。練琴有時候,就是一種痛快,似乎也有一種擁抱的親密感。那一陣子選吉他的時候,只會去試最簡單的那幾個和弦,用最簡單的指法。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始終想找的是一種聲音,並不是華麗,只要能在最簡單的情況下發出我所喜歡的聲音,那就是我想要的。後來,由於種種因素,打消了再買一把吉他的念頭。

練吉他苦不苦?可以說苦,也可以說不苦。指尖會痛到不行,腫起來,封閉會練到手指沒力,還在努力按,只為了讓每一個音樂起來乾淨。手指不但不能留長指甲,而且,痛完脫皮,然後長繭,然後又脫皮,又長繭......直到繭成為手的一部份。冬天,手指已經凍像像十根冰棒,練不練?練!照練。痛不痛?更痛。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這樣過來的。

當然,我遇到的老師算是稍微但又不算特別有耐心的人,他會說「練得起4和弦,可以打敗女生總數的1/2了。」,或是「封閉練得起來,又把另外的1/2,打敗了一半,所以你現在屬於那1/4的女生之一。」其實,聽聽就算了。我練我的,他說他的。我甚至用四個手指彈三指法,偏偏就是練不會用三根手指彈。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只要有人盯著我看,我就會出包。所以,如果有人會看,我就閉著眼睛。

不但要練,還要聽。要聽,還要聽正版。正版很貴,還是要想辦法搞一片來copy。要注意聲音,什麼叫「屬於你自己的聲音」?其實,還真是沒完沒了。


這正是我目前的吉他,Michel。為吉他命名聽起來,似乎有點奇怪。不過,我也不是唯一為自己的吉他命名的人。另一個就是Denis先生。並不清楚Denis先生為何為他的吉他命名?我只是覺得它是活的,雖然送給我這把吉他的朋友說,這只是一把便宜的吉他,但是它和我想像中期待的模樣實在太過接近,聲音也不差。每天每天練習一點點,每天每天愉快一點點,每天每天上手一點點。這和我當初近9年前學的時候,所持的理由沒變,單純只是因為吉他讓人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就像我總喜歡夜裡的雨聲一樣,不需要特別說明,也沒有特別的理由。吉他對我而言,並是用來炫耀的東西,它不需要什麼名牌不可。

Lester Young還不是用看起來破破爛爛般的Saxphone吹奏出了美妙的音樂嗎?音樂是活的,樂器也是一樣的吧。

whos.amung.us

  © Blogger Template by Emporium Digital 2008

Back to TOP